close

作者:余宗翰

台灣文壇新星林奕含長年被憂鬱症所苦,再加上不幸的遭遇,最後還是不幸以自殺結束生命。

 

在網路上,除了絕大多數的惋惜之聲外,仍有少數人指責林奕含結束生命不應該,徒留愛他的人傷心。事實上,類似的指控往往難免。然而,憂鬱症並不是道德勸說、或家人親屬的感召就可以解決的。

 

曾有一位多次嘗試自殺的憂鬱症患者投書媒體抒發心聲,表示「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不要把痛苦留給愛妳的人」、「想想親朋好友」這些話語令他十分反感。

 

大家都知道生命可貴,但憂鬱症患症之所以選擇自殺,絕對不是「輕易」、「草率」的決定,而是「忍耐達到臨界點」。有些人認為「讓那些想自殺的人體驗一次死亡的可怕」就可以克服自殺的念頭;但,重度憂鬱症的人往往都自殺未遂多次,若不是真的無法克服心裡的憂鬱,又怎會選擇輕生?

 

 

你說要改變人生   但憂鬱症患者往往缺乏動力

 

大家都知道,改變自己、多出去走走、多與人聊天等方法可以舒緩憂鬱的心情,矛盾的是,憂鬱症患者犯憂鬱時會缺乏動力,什麼事都不想做,這也是為何犯憂鬱的人往往看起來沒有幹勁並缺乏改變的決心;偏偏,不明就裡的人還會為此責罵他們懶惰,結果加重他們的低潮。

 

有些憂鬱症患者要靠吃藥治療

 

很多人以為心病只能心藥醫,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並不是任何疾病都能如電影所演的一樣,順利解開心結之後就邁向光明的人生。根據《康健雜誌》,憂鬱症分為緩解期與急性期,急性期可能會出現極度退縮、嚴重憂鬱、幻想、幻聽等現象,到了這個危險的階段會需要吃藥輔助心理治療。

 

民眾往往太偏重心病心藥醫的觀念,認為只要讓患者快樂就好了,但憂鬱症的致病原因很複雜,如果沒有專業的諮詢與治療,輕微的憂鬱也有可能失控成為急性期憂鬱症,進而產生令人遺憾的結果。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但憂鬱症患者會在乎「解決問題」嗎?

 

雖然不免俗的,大家總會呼籲「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然而,若有罹患憂鬱症的親朋好友,不要再跟他們講這些標語式的勸告了。試想,如果這些隨處可見的標語有效,那他們就不須要看心理醫生了。

 

假如自己的親朋好友疑似患有憂鬱症,趕快勸他們就醫接受治療;若已就醫治療,除了敦促他們遵循醫師的建議(但小心別用責備的語氣),有時間也請多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多陪伴。

 

 

耐心與關懷最重要

 

一般來說,面對憂鬱症患者最好少說正向思考的話語,更不要責備他們的想法,即便你想要反駁。多陪伴、多關心、多帶他們出去玩,才有助於帶領憂鬱症患者走出難關。



當然,實際情況一定更複雜,不可能什麼原則都能一體適用。與憂鬱症患者的最佳相處方式須要實際地摸索、諮詢專家、實踐,而這一切都需要你的耐心與關懷。

 

(圖片取自flickr)

 



在線百家樂3d

- 百家樂大路小路

四星彩加碼送點數 20萬點數等你拿
賓果賓果歡樂送 免費獲得1000點
全亞洲博彩最高水位1.97
新會員首次儲值1000點送500點
電子遊戲激情放送 不論輸贏皆可獲得返水
體育高額返點 下注立即返點
真人娛樂百家廳天天返點
百家樂連贏加送彩金30000點
百家樂看路
破解百家樂
太陽城線上娛樂
金州娛樂城
娛樂城送點數
百家樂看路技巧
戴子郎百家樂
百家樂出千
百家樂洗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dreelp1xs 的頭像
    mildreelp1xs

    nba騎士隊球員-奥克兰加利福尼亞州-nba排名

    mildreelp1x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